资源信息

一、版本基本信息

  1. 刊刻时间与刻工
    该版本为明万历二十四年(1596年)金陵胡承龙(部分网页误作“胡成龙”)主持刊刻,是《本草纲目》最早刻本之一,史称“金陵本”。李时珍之子李建中、李建元等参与药图绘制。
  2. 内容结构
    全书共52卷,附插图2卷,总计54卷。收录药物1892种(其中374种为李时珍新增),附图1109幅,方剂11096首,涵盖植物、动物、矿物等多领域,并系统分类为16部60类。
  3. 版本特点
    • 原始性:金陵本是后世所有版本的源头,被归为“一祖三系”中的“祖本”,后世江西本、钱本、张本等均衍生自该版本。
    • 稀缺性:全球现存仅6部,201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世界记忆名录》。
    • 学术价值:保留了李时珍原著的体例与内容,药图由李氏家族直接参与绘制,较后世版本更具原始性和准确性。

二、历史地位与影响

  1. 科学贡献
    《本草纲目》不仅是一部药物学巨著,还涉及生物学、矿物学、化学等领域。李时珍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考据,修正了前代本草著作的诸多错误,提出“医者贵在格物”的实践观。
  2. 版本流传
    • 国内刊印:自金陵本后,明清两代衍生出多个版本系统,如江西本(1603年)、钱蔚起本(1640年)、张绍棠本(1885年)等,其中张本因增补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而广为流传。
    • 国际传播:该书被译为日、英、法等多国文字,日本早期刻本(如1653年承应本)亦以金陵本为蓝本。

三、现代研究与获取途径

  1. 数字化与影印
    • 在线阅读: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可通过“光明之门”古籍在线图书馆免费阅读。
    • PDF下载:部分网站提供分卷下载,如卷1-25、卷26-52的电子版(需付费或密码访问)。
    • 影印本购买:孔夫子旧书网等平台提供黑白影印本,需注意原版彩图已不可复现。
  2. 学术研究
    • 索引与辞典:郑金生《本草纲目索引》、文树德团队《本草纲目辞典》等工具书为现代研究提供支持,后者系统梳理了病证名词的史源与释义。
    • 版本考证:学者通过比对现存金陵本与其他版本,揭示后世刊刻中的内容改动与图像调整。

四、重要说明

  • 名称勘误:部分网页将刻工“胡承龙”误作“胡成龙”,实际应为“胡承龙”,其刊刻工作始于李时珍逝世后的1596年。
  • 版本争议:金陵本原为52卷,但部分文献因包含插图2卷而记为54卷,需注意区分。

结语

金陵本《本草纲目》作为中医药学的奠基性文献,其版本价值与学术意义不可估量。尽管原书存世稀少,但通过数字化与影印技术,现代读者仍可一窥这部巨著的原貌。对于研究者而言,结合原始版本与现代工具书,方能更深入地挖掘李时珍的科学思想与历史贡献。

资源大纲

 

资源下载

下载地址:夸克网盘

  1.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谢谢!
  2. 本站所有资源文章出自互联网收集整理,本站不参与制作,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  3. 本站发布资源来源于互联网,可能存在水印或者引流等信息,请用户擦亮眼睛自行鉴别,做一个有主见和判断力的用户。
  4. 本站资源仅供研究、学习交流之用,若使用商业用途,请购买正版授权,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下载用户自行承担。
  5. 联系方式: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