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源信息
一、版本概述与历史背景
- 基本定义与起源
《赤脚医生手册》是20世纪60-70年代中国为解决农村地区缺医少药问题而编写的基层医疗指导手册。其名称源自“赤脚医生”——指未纳入国家编制的乡村医疗人员,他们亦农亦医,通过短期培训掌握基础医疗技能,服务广大农村地区。 - 历史背景与政策推动
- 1965年,毛泽东提出“六·二六指示”,要求将医疗卫生工作重点转向农村,直接推动了赤脚医生制度的诞生。
- 1969年,上海中医学院联合多所医学院校编写的首版《赤脚医生手册》问世,随后全国陆续推出适应不同地区的版本,涵盖南北方差异及地方常见病防治需求。
- 二十二本合集内容
目前流传的“二十二本”合集主要包括:- 地方版本:如上海版(1969年、1970年)、湖南版、广东版、吉林版等,内容因地制宜,侧重当地常见疾病与资源。
- 培训教材:分初训与复训教材(如吉林医科大学编北方地区版、上海市江镇公社编南方地区版),涵盖中西医结合诊疗、药物使用、急救技能等。
- 补充手册:如《新赤脚医生手册》《常用药物手册》等,扩展了疾病防治与药物知识。
二、内容特色与科学价值
- 实用性与通俗性
- 手册以问题为导向,跳过复杂医学理论,直接提供诊断与治疗步骤,如感冒、骨折、烧伤等常见病症的应急处理。
- 语言浅显易懂,图文并茂,适合文化水平有限的基层人员及普通家庭使用。
- 中西医结合与就地取材
- 融合中医草药、针灸与西医技术,强调利用农村现有资源(如草药、简易器械)解决问题。
- 例如,针对蛇咬伤、疟疾等病症,既有西药推荐,也提供草药炮制方法。
- 全民健康与预防医学
手册不仅指导治疗,还普及卫生知识(如灭蚊防疟、饮水消毒)和传染病预防措施,推动爱国卫生运动。
三、历史影响与国际传播
- 国内贡献
- 至1977年,全国赤脚医生达150万人,覆盖90%以上农村地区,极大缓解了医疗资源匮乏问题。
- 手册发行量超120万册,成为家庭常备健康指南,甚至被正规医院医生参考。
- 国际认可
-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译为50余种语言,在亚非拉国家广泛应用,被誉为“20世纪最伟大的人道主义出版物”。
- 英文版至今仍被西方生存主义者视为“末日求生指南”,因其涵盖从基础医疗到核生化防护的全面知识。
四、现代研究与获取途径
- 数字化与影印资源
- 电子版合集:部分网站提供22册PDF打包下载(约1.52G),包含各地版本及培训教材,需通过注册会员或支付虚拟货币获取。
- 在线访问:网易等平台曾发布部分单册的下载链接(附访问密码),但需注意版权限制。
- 学术与文化价值
- 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,手册是研究中国基层医疗史、公共卫生政策的重要资料。
- 其“简便实用”理念对现代应急医学和偏远地区医疗培训仍有借鉴意义。
五、重要说明
- 版本差异:不同地区手册内容侧重不同,如南方版强调血吸虫病防治,北方版侧重冻伤处理。
- 版权限制:多数电子资源标明“仅限学习参考”,商用可能涉及侵权。
结语
《赤脚医生手册二十二本》不仅是中国基层医疗史上的里程碑,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经典文献。其以实践为导向的编写理念和普惠性设计,至今仍具现实意义。尽管原版纸质书已罕见,但数字化保存使其得以延续生命力,为医学史研究者、传统文化爱好者及应急生存爱好者提供珍贵资源。
资源大纲
资源下载
下载地址:夸克网盘
-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谢谢!
- 本站所有资源文章出自互联网收集整理,本站不参与制作,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- 本站发布资源来源于互联网,可能存在水印或者引流等信息,请用户擦亮眼睛自行鉴别,做一个有主见和判断力的用户。
- 本站资源仅供研究、学习交流之用,若使用商业用途,请购买正版授权,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下载用户自行承担。
- 联系方式:[email protected]
评论(0)